1. 新聞資訊

                  江陰市榮鑫包裝機械有限公司創建于一九九八年,是一家專業研制生產單面瓦楞機、氣泡袋制袋機、氣泡膜制袋機、電腦制袋機系列產品、拉鏈袋制袋機、口罩機、單面瓦楞生產線、三層瓦楞紙板生產線、五層瓦楞紙板生產線等。

                  瓦楞紙板生產工藝的技術進步

                  發布時間:

                  2022-09-03 20:23

                    (一)早期的瓦線
                    單面瓦楞紙板的生產是一個獨立的工序,與第二層面紙的上膠工藝分離,然后根據最終的紙板規格分切、壓痕和橫切。單面瓦楞紙卷傳輸到涂膠機,然后制成雙面瓦楞紙板,再通過平面熱板,縱切機和終端的橫切機來切成一定尺寸的成品紙板。這些設備的幅寬約1米,最后的紙板在單獨的機器上進行壓痕切割開槽,通常采用橫桿式手動操作的機器。當然,這些工藝的順序可以進行變化,但是主要原理是不變的。
                    早期的單面瓦楞機沒有壓力輥,而是將瓦楞芯紙擠壓定形,然后送到上膠的面紙處粘合,這兩個工序是獨立的。這樣,瓦楞楞距和楞高會有很大的差異,形成楞尖與面紙粘合處的間隙。正是由于瓦楞楞型偏于粗糙和過多的涂膠量,才得以籍此“填補”這間隙。后來,壓力輥式單面機出現了,安裝在其上面的天橋,為單面瓦楞紙幅提供了可變的緩沖空間,從而使紙幅的輸送顯得非常靈活。同樣,這之前獨立的工序諸如將底層面紙粘合到單面瓦楞紙板、加熱、切割(當時使用旋轉刀具)和手工堆碼,就可聯線安裝,紙板的生產成為一個連續過程。這個技術發展宣告了瓦楞紙板生產線進入現代發展時期。與造紙機一樣,瓦線也被分為2個部分。一個是濕部,用來制造紙板并且蒸汽加熱,包括從單面機到雙面機端頭。另一個是干部,紙板在干部按尺寸要求進行縱切橫切以及堆碼,然后運到加工區。
                    (二)到70年代
                    紙板生產線又成為行業發展的焦點,一種新興生產方式開始登上歷史舞臺。日本開發出了第一條“無間歇瓦線”,把生產線的紙板產量和質量,以及生產靈活性都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該生產線對訂單大小無限制,甚至能完成單個紙箱訂單的生產,而且紙箱記數公差被完全消除(過去交貨時,10%左右的數量公差是很常見的)。由于無需停機更換訂單,翹曲紙板大大減少。過去,85英寸(或許是87英寸)是瓦線能加工的標準幅寬(這是美國標準對該行業巨大影響的一個體現)。但是,這樣的生產線在當時已經過時,取而代之的是歐洲的幅寬為244厘米(或是96英寸)的生產線,幅寬更大,自動化程度更高,生產操作連續不斷。
                    (三)80年代的瓦線
                    瓦線發展過程中的主要成就:20世紀80年代中期之前,瓦線(瓦楞紙板生產線)發展過程中所取得的主要成就有:60年代開始使用淀粉糊膠;自動堆碼機;無導爪式單面機;自動縱切壓痕機;中央控制理念;預熱器和雙面熱輸入的快速調節;直接驅動橫切機。除了淀粉糊膠的應用之外,70年代的瓦線經歷了很多其他方面的發展,其中北美紙箱企業聯盟(cid)在促進這些重大的創新方面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20世紀80年代后期,2.8米寬瓦線在沉寂了數十年后,重新開始流行。richardpratt的visy紙板廠即是始作俑者,當時它希望從新型機器中提高產量。visy在全球范圍內已經享有最高的平均時速和產量。然而,這樣的效率對于即將在墨爾本附近coolaroo的計劃安裝設備來說仍然不夠。當時langston和bhs能制造這樣寬幅的瓦線,到90年代為止,該寬幅的瓦線占bhs總制造的25%。bhs也有制造3.3米寬幅瓦線的意向。世界首臺3.3米瓦線于2002年夏天在歐洲調試完成。它不是millugator,其原紙卷是通過公路運輸??傮w而言,增加寬幅這一重要的技術進步對單面機和橫切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他機器只需一定的鞏固和加強就可。目前世界上較先進的瓦楞紙板線,紙板加工幅寬擴大到2800~3300mm,運行速度高達375~400m/min,可以制作出三層、五層、七層紙的由不同楞型任意組合的各類瓦楞紙板。目前,與紙板生產線相配套的制箱技術與設備也發展得比較完善,集印刷、開槽、切角、壓線、修邊、粘箱等綜合功能的印刷開槽粘接聯動機,可連續套印多種顏色,操作速度每分鐘可加工紙箱250~280只。其他各種與制造瓦楞包裝容器相應的技術設備,如模切、折疊、釘合、粘箱、涂布、膠黏劑、印刷、制版、設計、檢測等諸多環節的高新技術和設備幾乎應有盡有。目前,較高的制造技術能有效地保證瓦楞包裝制品的內在質量,較高的生產效率使瓦楞紙包裝具有較低的生產成本,加上越來越高的瓦楞紙包裝設計水平,使瓦楞紙包裝在各種產品的包裝領域中更多更好地展示了其優越的包裝功能。瓦楞紙板生產上裁切標記的發展為預印紙箱的使用帶來了可能。工藝流程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大量使用電腦設計和機電一體化控制。
                    (四)瓦楞楞型的發展史
                    雙瓦楞紙板出現后的半個多世紀里,瓦楞結構的科學發展更加完美、成熟,西方的瓦楞結構技術傳到中國,也只有三十年的歷史,如今已基本達到了現代水平。
                    第一種研發的楞型楞高約4.5毫米,是a楞。該楞型在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大量使用。b楞于1910年問世,楞高約2.5毫米。這兩種楞型在20世紀60年代之前是三層和五層紙板的標準型號。這個以字母排序分型號的系統,并不完全依照瓦楞楞型的高度而命名瓦楞。隨著另一種楞型的誕生而被打亂。該新楞型的高度介于a楞和b楞之間,楞高3.5毫米,稱為c楞。上世紀60年代,e型瓦楞誕生。f型瓦楞出現在90年代早期,在之后的五、六年時間內余下的瓦楞楞型也紛紛誕生。在2000年年末,當時最細小的瓦楞--o型瓦楞問世。到目前為止,有十種瓦楞楞型成為行業公認的標準。
                    下表列出了瓦楞楞型、楞高、楞距和瓦楞率(生產單位長度紙板所需的瓦楞芯紙長度,又被稱為牽引因數)。許多紙箱廠開發了自己的瓦楞楞型以滿足客戶特定的需求。不同廠家生產的瓦楞紙板或不同用途的紙板的這些數據各不相同,下表中的數據都是行業中公認的標準。
                    通過使用雙楞或多楞單面機和各種類型的紙張,理論上可生產出幾千種瓦楞紙板,并可從中選出一種適合任何產品包裝的紙板。瓦楞輥作為瓦楞紙板生產線和單面瓦楞機的關鍵功能性部件,同時從結構形式、精度質量、經濟指標、制造材料和制造工藝等也在不斷的進步和迅速發展。
                    (五)早期瓦線上的黏合劑
                    早期的機器使用膏狀黏合劑,其中含有淀粉顆粒的糊膠。約在1900年,硅酸鈉(即硅酸蘇打)黏合劑開始用作紙板黏合,該物質通過將白沙溶入蘇打灰制成,生成物可溶于水。固化后類似玻璃(俗稱“水玻璃”的由來)并且固化速度很快--這個速度對早期瓦線來說已足夠了。該單面機有一套可互換的“傳輸輥”,每個輥長度不一,都比要加工的紙張幅寬略小。傳輸輥的目的在于與一個上膠輥一起旋轉,后者又與另外一個底部浸入硅酸鈉膠盤的輥接觸。傳輸輥決定了通往涂膠輥的膠膜的幅寬,而涂膠輥將膠涂在楞尖上。芯紙則通過黃銅半月形“導爪”被托附在瓦楞輥上。
                    (六)瓦楞工業的發展趨勢
                    早在160年前,英國人發現了瓦楞結構,由此發明了瓦楞紙品包裝。又經過15年,美國人發明了單面瓦楞紙板問世。在而后的半個多世紀里,瓦楞結構的科學發展更加完美、成熟,已成為整個商品包裝的半壁江山。西方的瓦楞結構技術傳到中國,也只有皿十年的歷史,如今已基本達到了現代水平。
                    過去四十年中,飛速創新是瓦楞紙箱工業的一個特點?;厥走@四十年,我們可以發現一些總的趨勢:紙板重量不斷降低;回收性廢紙取代原生材料,應用率日益上升;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和紙箱行業的技術進步促使模切紙箱設計應用不斷增加;高強度材料在很多領域開始取代木材,并獲得較大的發展;新楞型的不斷開發,這主要是因為紙箱廠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不同楞型瓦楞輥的更換,以及瓦楞紙板在很多領域都是盒紙板的有力競爭者。自動化控制、生產設備速度的大大提升和數碼技術的應用成為紙箱廠發生巨大變化的主要推動力。
                    盡管瓦楞紙箱只有100多年歷史,然而,由于瓦楞紙箱具有質輕、抗壓、耐戳穿、抗撕裂和緩沖、防震、易加工成型等機械性能;以及良好的裝潢印刷適性,能夠再循環再利用,對環境無污染等優點;既經濟又輕便且易堆放,所以其使用范圍越來越廣,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目前,瓦楞柢板已成為現代包裝中使用最廣泛的包裝材料之一,無論是用于生產資料還是生活資料,無論是運輸包裝還是銷售包裝,由其加工而成的瓦楞紙箱則成為商品包裝的大宗商品,是出口商品和國內市場商品包裝的必備之物,成為現代商業和貿易上使用最廣泛的包裝容器,也是當今世界各國所采用的最重要的包裝形式之一。

                  更多新聞

                  无码一级做a爱国产免费